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

说起阿斯塔纳这个城市,估计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主要是其改名改地有点频繁。
阿斯塔纳原名叫“阿克莫拉”,原本是哥萨克人建立的城堡,意思是“白色的坟墓”。
1997年,哈萨克斯坦把首都由阿拉木图迁至阿斯塔纳,并改名为现在的名称阿斯塔纳,意思是“首都”。
2019年3月20日,哈萨克斯坦又将首都改名为努尔苏丹,为了向刚刚卸任的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致敬,努尔苏丹是他的姓。
2022年9月17日,哈总统托卡耶夫签署宪法修正案,又把这座城市恢复了“阿斯塔纳”的名称。
其实,在1830年时,阿斯塔纳就为俄军要塞,1832年起称阿克莫林斯克。1961年改称切利诺格勒,意为“垦荒者的城市”,1992年改称阿克莫拉。


阿斯塔纳作为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是哈萨克斯坦政治、文化教育、经济贸易和旅游中心,人口约100万。一望无际辽阔草原上的阿斯塔纳市被称为欧亚的心脏,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之一。
因为阿斯塔纳接近西伯利亚,又地处无遮无挡的草原,寒风可长驱直入,是世界第二冷首都。最冷时候,阿斯塔纳每天气温可以达到零下30以下,冬天最低温度记录达到过零下51.6℃。说阿斯塔纳是苦寒之地,实不为过。
阿斯塔纳冬天漫长,每年从9月就开始进入寒冷状态,直到次年4月中下旬气温都在零度以下。7月是阿斯塔纳最炎热的时候,最高气温却只有二十多度。冬天气温一般都在零下30℃左右。当地的天气预报会经常报道出如下数据:当天风速为13-20米/秒,最高气温零下18度,最低气温则跌破零下35度,而凛冽的寒风更是让体感温度达到零下40多度。
每年从十一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五一,都可以算作阿斯塔纳这座城市的冬天,超半年的时间你会一直看到地上未化的白雪。
之前对“暴风雪”一直没有实际的概念,直到来到阿斯塔纳感受他的冬天。作为戈壁滩上一座孤零零的城市,冬天大雪一下,确实有“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的苍凉之感。
阿斯塔纳的雪首先奇在其大,雪量大,雪花亦大,李白曾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刘禹锡也说“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比起他俩的描述,阿斯塔纳的雪只会更大,形容阿斯塔纳的雪是无法用“飘”这个字的,巨大的雪花片子一捆一捆地从天上倾泻而下,砸的行人的脸生疼,但这也是很过瘾的,也许中亚大戈壁滩上的冬雪就应该是这般过瘾的才对。


在阿斯塔纳的冬天,亦可以看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雾凇美景。
阿斯塔纳的冬天里,你也可以去这座城市的母亲河——伊希姆河上去感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感觉。
冬天的伊希姆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们在河上滑雪滑冰,玩雪地摩托,也是十分尽兴。
说到伊希姆河,也要简单说明一下:伊希姆河是流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一条河流,为额尔齐斯河的左岸支流,全长245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二级支流。伊希姆河发源于哈萨克丘陵北缘位于卡拉干达州北部的尼亚兹山,然后一直往西,流经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后,伊希姆河在阿克莫拉州西部转向北流,流经城市叶西尔和彼得罗巴甫尔,进入俄罗斯南部的秋明州和鄂木斯克州,在托博尔斯克以东190千米的乌斯季伊希姆汇入额尔齐斯河。伊希姆河主要靠融雪水补给,春季河水泛滥,夏季水浅,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为结冰期。春夏季时河口上溯的160千米河段可通航小船。
伊希姆河可以说是阿斯塔纳的生命之河。伊希姆河穿城而过,把它分为左岸和右岸。


左岸是一座新城,有很多标志性建筑,如总统府、生命之树、可汗之帐等设计的非常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右岸是他的老城区,生活氛围浓厚,有些老式的苏联房屋建筑。阿斯塔纳市的建筑外观具有欧亚风格,将最好的西方和东方传统结合了起来。
伊希姆河横穿阿斯塔纳市,宛如一条长丝巾围绕在城市中。河流夏天是人们散步,游船的场所,冬天也是滑雪、冰钓爱好者的理想之地,为这个城市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