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洗衣机洗出衣服会有污垢(为什么洗衣机洗完的衣服上沾了好多脏屑?) 空开为什么总跳闸(当漏电保安器或空开频繁跳闸时应检查负载是否有问题)
首页 > 常识 >

桐柏山是哪个省哪个市的(河南桐柏山的来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10:53:00     编辑: 乡土大河南

这桐柏山,是中华大地出现较早的名山之一,它的名字在历史书籍中较早就有记载,它的名字的来历,还与上古先人神农氏有着不解之缘——

这里的山地在数亿年前的地质历史时期间有几次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了火山岩糸地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山区森林植被率高,适宜桐树、柏树等树木生长,此地山中多桐树和柏树。

在东山地区,山上以桐树最多,五月桐花开放。高山上,峡谷中,小溪边到处都有桐树生长。浓郁的原始森林下,奇葩树生长、珍禽异兽随处可见,春天山花烂漫,草色宜人;夏秋之际果实累累。山中多种在花草果实皆有除治疾病的药效,所以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听闻这里山中奇花异草甚多,有很多中草药能够除治各种疾病,因而他便常到此山中采草药,尝百草。

神农氏家居此山南边烈山,即今湖北随州历山的神农洞,至今那里仍过“神农节”。每年早春,神农氏就收拾行装,背着竹篓,带着干粮,手持采药石锄,到北山而来。

来到这里遇到树木尽是桐树,桐花正开,花香令他陶醉。他在山岩下扎下营地,便四处寻找奇花异草,认真分析辨认,亲口尝试草类甘苦,一日中遇七十二毒,口中难忍,肚中难受,他将所尝草药各自归类存放,记忆它们的特性:“多桐树的山上产某某草药。”

一日,向西山行进,翻过峡谷,又是一番景象,此地山中尽是柏树,柏香浓郁。神农氏继续采药尝草。口中不住说着:“多柏树的山上盛产某某草药。”

满载而归,回去整理药草,“这是桐山产的,那是柏山产的。”总体归在一起:“这些药草是桐山、柏山产的。”

家人和周围乡邻问他:“老人家在何处采药?”答曰:“在桐树多的山、柏树多的山上采药。”说得多了,就直截了当的说是在桐柏山。

这桐柏山的来历,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直流传在这里。

话说桐山住着一个部落,山上多产桐树,他们就以桐为姓,称为桐族部落。桐族中有一姑娘叫桐花,生长在这灵山秀水中,呼吸新鲜空气,食用山间青菜野果五谷杂粮,生长得如鲜竹笋般娇媚,十五六岁就出落得健壮俊美,她常挎着竹篮上东山、上西山采山果,寻野菜,还用石刀石斧砍柴狩猎,维持生活。

西山上多生长柏树,那里居住着柏族部落的人,人们就以柏树为姓。柏族部落有一位叫柏籽的小伙子,长得身材魁梧,面容温润细腻,眉宇间更显英俊,行走之中灵活敏捷,生龙活虎,惹人喜爱。小伙子也在山上砍柴摘果寻野菜。

桐华柏籽在山里劳动中经常见面,互相打招呼,一来二去,两个人有了了解。

交往多了,相互也在劳动中有了照应,互帮互助,一起上山采摘山果,看百花竞放,赏蝴蝶飞舞;一起下河逮鱼捉虾,击水嬉戏。饿了一起吃野果,困了躺在草丛中小憩,久而久之,两人产生了恋情,常常在深山峡谷中约会,青山绿水中更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在此约会,料想无人知晓,却不知险山幽处不仅被他们抢占,哪知还被采药人窥探。神农氏在桐山、柏山采药中也遇到他们,知道他们一个是桐山族部落的桐花,一个是柏山柏族部落的柏籽。经常见面一同进山,神农氏采百花尝百草,桐花和柏籽寻野菜山果,相处也很好,后来,神农氏在深山幽处见到他们两个逐渐亲近起来,也见到他们在树丛、山花下偎依相拥,两个年轻人尽情欢娱。

老神农知道他们的爱情,他们也不避讳神农氏。有时,老神农还与他们开玩笑:“什么时候合卺(指成婚,旧时婚礼,把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饮酒。),我去祝贺。”他们也就让神农氏为他们做媒说合。

桐族人和柏族人对于桐花和柏籽的结合也都满意,认为他们俩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单等双方议妥就可以结合成就百年姻缘。

谁知偏偏此中又出现了一个怪事。

话说这山上有一条河叫淮水,淮水里有一名水怪叫无支祈。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脑袋,青身子,眼睛闪耀出金光。他的颈勃子伸出来有百尺长,力气超过九头大象,身子却十分灵俐,善于变化(鲁迅认为孙悟空的形象就是无支祈的原形)。

他独霸这一带山水,所到之处风雷齐作,木石俱鸣,危害百姓。兴风作浪,游玩自如,自称淮水之君,在淮河中建有龙宫,其势力波及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他曾娶龙女为妻,生了三个儿子,都是神通广大的魔头。

这无支祁见到桐花姑娘渐渐长大,出落成十分美丽的大姑娘,是这方圆百里最美丽的姑娘,他对桐华垂涎三尺,便走出淮水,去桐山桐族部落求亲,要娶桐花为续房。

桐族部落一见无支祈来求亲,人们很是吃惊,告诉无支祈桐花已经许给柏族部落的柏籽为妻,让他死这了这条心。谁知无支祈铁了心要娶桐华,向桐族、柏族两族部落的人下了最后通牒:一定要将桐花送给他无支祈,否则将兴风作浪水淹桐、柏二族。

桐花柏籽闻听此事,恰如平空里一声劈呖,二人相抱痛哭。坚强刚烈的桐花誓死不嫁无支祈,因而只有选择一死抗争。桐花要以死抗婚,柏籽也不愿独活人世,于是二人双双结伴准备逃离此地,躲避无支祈的纠缠。桐族部落、柏族部落的人们也暗中支持他们逃出妖魔手掌。

谁知二人逃跑的时候,被水怪无支祈发现,鼓动滔天洪水巨浪,淹没他俩,可怜桐花、柏籽两个年轻的生命被无支祈兴水淹死。

桐族部落和柏族部落的人们都十分痛心,深恨无支祈的暴唳无道,深为桐花柏籽的死而可惜。人们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为了纪念他们俩,桐族人们栽了一棵桐树,柏族人们栽了一棵柏树。茂盛的桐树和健壮的伯树相依相偎,拥抱在一起异常亲密。

当地的人们见状,说是桐花柏籽夫妻死不甘心,魂化成桐树柏树也交相偎依,夫唱妇随,天长地久,活着不能长久生活,死后也要做夫妻。久而久之,因桐树生长得快,柏树生长得慢,桐树把柏树包了一圈,形成了桐包柏的奇树。(“桐包柏”的传说至今桐柏人都在流传。2000年我前去考察时好多人都介绍过)

桐花柏籽虽然被无支祈淹死了,但他仍不解恨,深恨当地桐族人和柏族人,因此,他更加肆意兴风作浪,惩罚当地人民,人们对他又没有办法,不久,柏族部落在首领的带领下,满含悲愤,离开了生养他们的土地,迁往别去了。

又过了一段日子桐族部落也在此生活不下去了,也只好迁到外地去了,这里山上只剩下桐树、柏树及奇花异草陪伴着长眼在此的桐花柏籽,及他俩魂化的“桐包柏”。

神农氏民再次到这里来,只见东山桐树依旧茂盛,桐花飞舞,西山柏树青翠,柏籽漂香,伫立在桐花柏籽坟前,看着他们魂化的桐包柏,默念着他们的名字:“桐花、柏籽,桐包柏合二为一,桐柏!”

此后神农氏便称此山地为桐柏山。桐柏山的名字从此传开了。

后事交代:此后大禹治水来到桐柏山,知道无支祁是淮水泛滥成灾的罪魁祸首,他残害桐华柏籽,罪孽深重,大禹和属下一起最终抓住了无支祁,锁在淮源庙里的井里。这口井叫大禹锁蛟井,就在淮源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