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715万建塑像,78万人口的河南小县城,为何这么讲门面?
73岁农妇采摘辣椒,早上5点干到上午11点,才挣了15块钱。只为买几个馒头买个菜,减少生活开支!
河南省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小陈,在所谓的人均工资7K的郑州工作,一个月3千工资,吃住成本一千五。她的目标是一年攒够两万。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经济规模不大的小县城,要花费715万人民币建造一个牛郎织女的地标雕塑呢?
这个雕塑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它能给鲁山带来什么好处?或者说,它反映了鲁山的什么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鲁山的基本情况。
根据[2022年鲁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鲁山县是河南省平顶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河南省中部,东邻许昌市,西接南阳市,南与湖北省接壤。
全县总面积为2360平方公里,辖14个镇、4个乡、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集聚区、1个省级农业园区。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7549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3946人,城镇化率35.33%。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2.4、2.3、1.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214元,同比增长7.1%。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鲁山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也不低。
在全国范围内,鲁山的GDP排名约为2000左右;在河南省范围内,鲁山的GDP排名约为100左右。鲁山的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占比51.8%,其次是第二产业,占比31.7%,最后是第一产业,占比16.5%。

鲁山的主要产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服装、橡胶和塑料制品等。鲁山还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被称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³,“中国瓷都”,“中国石雕之乡”⁵等。

其次,我们要分析一下鲁山政府建造牛郎织女雕塑的动机和目的。
鲁山花715万建牛郎织女雕塑,这个雕塑是在2021年8月22日七夕节当天揭幕的,是2021年中国(鲁山)七夕节活动的一部分。该雕塑高度约17米,采用铸铜、锻造、浮雕及着色相结合的形式,表现鲁山文化之城、旅游之城的新形象。该雕塑由睿泽艺术(深圳)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中标。中标金额为715.2万元,交货及安装期为合同签订后50天。

从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鲁山政府建造牛郎织女雕塑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弘扬传统文化。
牛郎织女是中国民间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也是七夕节的来源和象征。鲁山县作为牛郎故里和牛郎织女文化传说的起源地,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建造牛郎织女雕塑,是为了展示鲁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
二是促进旅游发展。
鲁山县作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七夕节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媒体的关注。建造牛郎织女雕塑,是为了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增加鲁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带动鲁山的旅游经济。

三是提升城市形象。
鲁山县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小县城,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人才流失等问题。建造牛郎织女雕塑,是为了提升鲁山的城市形象和品牌价值,展示鲁山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增强鲁山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最后,我们要评价一下鲁山政府建造牛郎织女雕塑的效果和意义。
从正面来看,这个雕塑无疑是一件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也是一件具有标志性和吸引力的景观,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旅游发展、提升城市形象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负面来看,这个雕塑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造价过高。
715万人民币对于一个经济规模不大的小县城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网友质疑这个雕塑是否值得这么高的价格,是否有必要花这么多钱去建门面,是否有更好的用途去改善民生、发展经济。

二是审美不佳。
有网友吐槽这个雕塑的外观设计太丑陋,与牛郎织女故事的美好意境不相符合,也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效益不明。
有网友质疑这个雕塑能否真正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能否真正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能否真正提升鲁山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鲁山政府建造牛郎织女雕塑是一个有利有弊、存争存议、值得商榷的问题。这个雕塑可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在选择、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同时,大多数网友还是一致认为鲁山政府应该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民生需求,不要过分追求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